近期,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通过决议,批准在“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委员会下成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和混合结构”分委会,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和混合结构领域设立的首个分委会,分委会秘书处设在中国广西大学,该校校长韩林海担任分委会主席。
韩林海教授潜心钢管混凝土结构研究30余年,创立了其全寿期安全性分析理论与设计技术体系,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重大土木工程主体结构建设,包括北京中信大厦(又名中国尊)、广州新电视塔、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航站楼、雅安干海子特大桥等标志性工程,社会和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韩林海教授介绍,重大土木工程主体结构设计,需综合考虑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谐性、施工便捷等因素。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和混合结构,是一类结合混凝土和钢材两种主要建筑材料的优势而形成的高性能结构形式,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延性好,抗震、抗火、抗撞能力强,便于施工等技术特点,力学性能优越,经济低碳,已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大跨桥梁、大型能源工程等多行业重大土木工程基础设施建设。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和混合结构分委会主席、广西大学校长韩林海教授表示,广西大学作为分委会的秘书处承担单位,将积极推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和混合结构领域相关国际标准化工作,为全球土木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力量。
韩林海指出,任何一种结构形式都有其技术特点,需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地选用。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和混合结构的工程实践中,只有科学地进行设计和建造,才可能实现并保障该类结构的高性能,而高水平的技术标准是保障上述目标实现的关键。广西大学主持承担了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标准ISO/FDIS 16521的制定工作,是ISO标准化组织首部关于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标准,该标准的出台,将为钢管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主体结构中的进一步科学推广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编辑:贾琦艳